咨询热线:028-8557159615982007121 13608216623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超长期特别国债”金融及项目申报详解
爱游戏官方网站:2024-07-29 16:05:59

什么是“超长期特别国债”

顾名思义,“超长期特别国债”包含三个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


超长期:中国政府此前曾发行过10年期、15年期、20年期、30年期、50年期不等的国债。在债券市场上,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


特别: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放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目的是能够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方针中关于重大项目建设、重点研发项目建设的一些资金问题,这些资金作为专项用于一些国家级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的项目建设中,具有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不影响赤字率等特征。


国债:全称为国家公债,是中央政府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向公众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它代表了政府对持有者的债务,持有者拥有向政府索取本金和利息的权利。简单来说是一种以政府公信力为背景下的向公众民众征集资金的金融手段,向民众借钱。

财政发行背景及购买渠道

财政部公布了今年计划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计划:根据发行安排,财政部今年将计划发行7只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首发2只、续发5只,最早于5月17日发行;将发行12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首发3只、续发9只,最早于5月17日发行;拟发行3只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首发1只、续发2只,最早于6月14日发行。5月17日,财政部招标发行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额为400亿元,加权中标收益率2.57%,全场倍数3.9,由于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投向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14个细分领域,形成的重大项目客观上有利于扩大总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夯实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对于投资者而言,长期持有国家债券的收益是稳定稳妥的,也向金融利好方向发展。


对于金融投资者,国债要如何购买:从发行安排上看,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品种,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

23.jpg

记账式国债有多种购买渠道:

1.可在银行柜台、线上银行平台和证券市场购买;

2.可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购买,相关机构名单可通过中央结算公司网站查询;

3.可通过在证券交易所开展债券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购买,相关公司名单可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


注意:

每期记账式国债发行前,财政部会提前在财政部网站“政府债券管理”专题栏发行公告中公布发行日期、发行规模等,发行利率于招标结束后当日公布,个人投资者可登录查询。超长期国债个人和机构都可以购买,也可以流通。


关于项目申报中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政策梳理

针对领域方向:

主要投向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14个细分领域:

1. 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2. 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3. 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不同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4. 粮食能源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5. 人口高质量发展: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的全面发展。


此外,还包括以下细分领域:

1. 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化城市。

2. 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条件。

3. 产业链安全:保障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

4.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5. 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和救治体系。

6. 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7.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8.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9. 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培养高素质人才。


重点布局七大产业方向:

美亿集团认为结合超长期国债的金融属性和规律,可以做好提前布局的安排:

(1)绿色能源低碳发展,重点关注低碳经济、新型能源体系、绿色生态功能园区、绿色林地绿地环境建设;

(2)未来产业先导区、产业园,未来产业集群建设;

(3)重大专项研发及颠覆性技术前瞻布局建设,以及技术孵化平台建设方向;

(4)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传统产业融合升级,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链优势服务区;

(5)城乡结合、民生经济方向的城乡消费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关注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

(6)核心战略储备,地方结合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中央政府煤炭储备基地等粮食、油气等,做好配套建设;

(7)水利建设,大中型灌区改造、引调水及水源地建设、水运物资保障。